邱岳(公众号“二爷鉴书”主理人)
这些天断续跳着读了《民国人物过眼录》,作者是杨奎松,著名的中国近代史学者。这本书给我一个深刻而重要的提醒——人的魅力常来自脱离范式之处。
(资料图片)
通过教育或媒体,我们会被灌输各种做人的范式,在生活中遭遇事情时,我们往往不会出于本能或出于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而是去找一个轮廓或模板参考一下。
我们面临这样的风险:一种主动用模仿代替自主意识,进而遵从社会规训的风险。我们不会本能地想“我该怎么办”,而是想“一个被公认优秀的企业家该怎么办”或“一个被公认成功的工程师会怎么想”,然后通过这些外化的共识将自己模式化。
有人说自媒体时代想要出名需要打造人设,而真正可悲的是把自己活成了人设。说来真是讽刺,“人设”出现本来的目的是构建差异化,结果却通过列出轮廓的方式消灭了差异化。
德国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在他1904年出版的《时尚的逻辑》提到时尚是一种社会现象,上层阶级的人们通过建立与众不同的符号宣示自己的身份,其他人通过模仿这些符号进行追赶,而上层阶级又将不断构建新的符号逃离业已发生的模仿。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某个时期,街上的时髦男女会突然在几天之内集体变换穿衣风格甚至发型,就好像在风中有一个只有他们才能识别的指令向他们下发了新的着装规范。
人们越来越趋同——我们穿同款的衣服,用同样的说话表达着同样的观点,有着同样的业余爱好,拍同样姿势的照片。当我们跟一个人握手的时候,好像是一万个人在跟一万个人握手。
可是谁会愿意和一个标签握手,跟某种范式交朋友呢?我们喜欢一个人,想跟他成为朋友,跟他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往往是因为他那些自我的、未受规训的部分。常有人说好看的皮囊漫山遍野,有趣的灵魂大海捞针。究竟什么是有趣的灵魂?在我看来,有趣的灵魂就是那个会让人由衷地眼前一亮,嘴里不经意地冒出“咦?哇!”的那个范式之外的部分,那个与任何标签都不相关的片刻。人与人之间不基于功利的相互吸引常常就源于此。
古话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而年岁渐长,也逐渐发现具体之人的魅力往往来自身上的某些瑕疵、某些脱轨之处。就好像《黑客帝国》里的脏衣服和乱街道,那些阴暗而真实的质感,比代码构建的明亮整齐的虚拟空间更加引人入胜。
我们仰望神像,愿美好的神性照耀人间。但我们会爱具体之人,因为他们的锋芒、缺陷,以及每一个不被规训的人性时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